2025年10月22日,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韩旭至应邀做客600cc全讯白菜网,为师生带来“师大法学青年论坛”第24场学术讲座“大模型价值对齐的法治省思”。本次讲座由白菜网全讯600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600cc全讯白菜网、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研究院联合主办,600cc全讯白菜网教授于浩主持,600cc全讯白菜网副教授陈肇新、晨晖学者王子予参与与谈。

讲座伊始,于浩教授简要介绍了韩旭至教授的学术背景与研究专长,并对其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韩旭至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公共生活,确保大模型与人类基本价值对齐成为关乎技术发展的关键议题。然而,当前监管体系面临三大现实困境:其一,标准缺位引发“寒蝉效应”,多元价值冲突导致企业采取最严苛的自审机制,反而抑制了技术创新与言论表达;其二,责任界定模糊,各类模型被施加无差别的结果责任,使开发者和提供者之间权责配置失衡;其三,技术治理存在内在悖论,模型的自主性与可控性、可解释性难以兼顾,冗余编码、“幻觉”输出及欺骗性对齐等现象使“零风险”目标沦为空谈。

针对上述困境,韩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理念”与“合作理念”的双重转向:在安全目标上,从追求绝对零风险转向实现“合理成本下的模型安全”;在治理模式上,从单一命令控制转向“共建共享的合作治理”。在制度层面构建三维法治框架:第一,构建体系融贯的指标校准机制。以“法律底线+全人类共同价值+场景化个性指标”为三层阶梯,提炼“以人为本、公平非歧视、透明可解释、安全可问责”四项通用伦理准则,并建立动态解释程序,防范“过度补偿”与极端民族主义内容。第二,建立分类分级风险控制机制。将模型划分为“一般大模型”与“通用基础模型”,前者以企业自评估与第三方“红队测试”为主,后者则拟通过未来人工智能立法设定强制性价值对齐义务,要求完成科技伦理审查、算法伦理审计,并主动报告系统性风险,同时明确禁止以备案或负面清单方式变相设立行政许可。第三,设计激励相容的权责分配机制。在行政责任方面设立合规免责条款,开发者与提供者若已建立并执行合规流程且积极配合整改,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在民事责任方面,将履行价值对齐义务作为判断过错的重要因素,允许适用“通知—删除”等避风港规则。此外,国家应通过无条件开放公共数据池,向市场提供高质量中文语料,减轻中小企业“对齐税”负担。

韩教授的系统阐述引发了现场师生的深入思考,随后的交流环节也紧紧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不仅聚焦于“司法人工智能的价值对齐标准是否应高于一般公序良俗”等具体应用场景,更延伸至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反思。参会师生就中国如何在欧盟的严格监管与美国的行业自律模式之间寻求平衡,以及开创兼具价值导向与灵活性的“第三种法治范式”的可能性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对欧盟高强度合规义务可能抑制创新的潜在风险提出了批判性质疑。韩教授结合其前沿研究与实务经验,对上述问题逐一作出了深刻回应。他进一步指出,大模型价值对齐的法治路径探索方兴未艾,诸多延展性议题仍有待学界进行更为系统与深入的研究。


讲座尾声,于浩教授再度感谢韩旭至教授的精彩分享,并代表学院赠送定制讲座纪念海报,与会教师合影留念。本次讲座在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